如何通过研学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常见问题     |      2020-06-29 19:57:57
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课题中心:
现如今许多学生所学的大多都是书本知识,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操作的实际性知识始终欠缺,因此,如何将知识具体化,实际化,即由理论知识转变为如何实际可操作你就成为了当前教育的一大难题,而此次研学就是以此为目的的培训活动!增强和落实学生对实际操作的理解性!具有着长远的现实教育意义!

当代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普遍都比较扎实,对于许多书本上的定理,结论,基本都能做到倒背如流,他们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大脑里高质量丶高效率地“制造”“生产”。但却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主要是因为很多人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不知道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生活。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严重失衡,匮乏真正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状。

如何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一个人的记忆表象愈丰富,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记忆表象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和调动个人的联想和想象。但在追求知识的途中。我们还得注意掌握主观和客观的两个要素:
第一,知识与知识在客观上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人只要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时间长了,真正做到了广采博取,那么这些知识与知识之间在个人的大脑中就已经不自觉地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千丝万缕的各种联系。
第二,我们应该自觉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各种联系。这需要我们的自觉追求,需要每个人的执著和反复推敲,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够发现知识之间的奥妙。只有不断对知识进行提炼概括和理性深化,实际上强调把感性知识和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知识和感性判断,只有熟练掌握了以上观点,才能正确引导我们,而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前提!

学习的概括:
(1)知识(识记):能事实性地回忆。
(2)领会:理解的最低水平,提供理解的证据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运用:能将习得的材料运用于新具体环境,运用代表高水平的理解。
(4)分析:能将整体材料分解成构成部分,区分和领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5)综合:能将各部分组成一个新的整体,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6)评价: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和外在标准作价值的判断。

如何操作的必备条件:
1.能力:能力的获得主要靠实践的磨炼、经验的积累,生活经历越曲折,阅历越丰富,能力就越强。能力来源于生活。因为经常去做、去尝试,结果能力就越来越强。人的能力就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2.知识:自己认为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要见多识广。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结论。许多理论上不懂的东西,在动手过程中都会慢慢被理解、消化。
3.理解:理解而不会运用,其实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而且会运用了,那才是真正的理解。运用可以促进理解,而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解。运用还能有效地促进积累。
4.运用:经常不断地练习,才能灵活运用(领会原来的基础上,适当变更问题的提法)的。不断地吸收,不断地积累,不断地运用,周而复始,日积月累,从而使自己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通过模仿或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理论知识,来提高运用的能力。
5.分析和综合:不只使学生从事物中看到更多的东西,而且要培养其把握各种事物特征的能力。不只使学生懂得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且要培养其从各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不只使学生能按既定方案操作,而且要培养其不断提出新的合理方案的能力。个案分析,可以锻炼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吸收新知不只是记忆与背咏,纳入知识库之中也不是简单地拿来与放入,这是需要一套有效得学习方法与经过大量的练习。利用问题解决的机会,来进行学习。许多人往往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反而迟迟不敢着手去做。 他们为了追求每件事的「完美」,反而一件事也无法完成。先做个计划,要马上行动的计划。而且订好后就一定要去做,在做中检验、改进、思考理论知识,行得通的计划就继续做下去,不行的就淘汰,再想新的办法,再行动。行动、改正、尝试,如果你尝试的某些事情有用,就保留下来,没有用的就改正,或是尝试别的事。书本要自己看,看不懂的就努力去理解,还不懂就去问知道的人。有方法比没有方法只是效率提高了!并不是转眼就把知识学好了.实践是检验你学习到的知识,把知识升华为能力。